鬼哭狼嚎:探寻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刻寓意

  • 栏目:游戏体验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6-07 16:07:24
  • 浏览量:0

鬼哭狼嚎,这个成语源自古代,用以形容惨凄的哭声或悲凉的场景,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。本文将围绕这一成语展开,探讨其来源、含义、典故以及相关成语的运用,旨在让读者对这一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一、鬼哭狼嚎的含义与来源

“鬼哭狼嚎”是一个联合式成语,含贬义,读音为“guǐ kū láng háo”。它出自元代无名氏的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这个成语可以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近义词有“狼号鬼哭”、“鬼哭神号”,反义词为“欢天喜地”。

二、鬼哭狼嚎的典故

成语的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,讲述了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和孙膑的故事。庞涓学成后,因嫉妒孙膑,设计陷害孙膑,最终导致孙膑被砍去双腿。孙膑在齐国成为军师后,利用计谋在马陵道将庞涓击败,庞涓自杀身亡。庞涓临死前的叹息“我成全了这小子的功名啊!”成为了成语的出处。

三、鬼哭狼嚎的近义词与用法

除了“鬼哭狼嚎”,还有“鬼哭神号”、“狼号鬼哭”等近义词。这些成语都可以形容声音凄厉、悲惨的场景。在用法上,它们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。

四、与鬼哭狼嚎相关的成语

鬼哭狼嚎:探寻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深刻寓意

除了“鬼哭狼嚎”,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,如“声名狼藉”、“狼狈为奸”、“引狼入室”等。这些成语都与狼、鬼等意象相关,反映了古人对这些动物或现象的认知和恐惧。

五、鬼哭狼号的含义与用法

“鬼哭狼号”与“鬼哭狼嚎”意思相近,都形容声音凄厉、悲惨。出自清代西周生的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0回:“又神差鬼使,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。”

六、鬼什么狼什么

在成语中,鬼与狼常常被组合在一起,如“鬼哭狼嚎”、“鬼狼嚎叫”等。这些成语通过鬼与狼的形象,传达了恐惧、凄凉等情感。

“鬼哭狼嚎”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、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情感表达。通过对这一成语的探讨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,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成语,丰富我们的表达。

郑重声明:
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
相关阅读

wave